"扫描二维码,关注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汽车窗膜企业塔尖下的机遇与危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5  浏览次数:643
核心提示:2012年,国家发改委中国设备协会 汽车用品及改装技术中心发布了《2012汽车用品行业趋势》的年度报告。在这篇报告里,首先回顾了2

2012年,国家发改委中国设备协会 汽车用品及改装技术中心发布了《2012汽车用品行业趋势》的年度报告。在这篇报告里,首先回顾了2011年的汽车用品的总销售额为4300亿,同时,在这篇报告里,也对2012年的汽车用品行业作出预测。根据报告中的预测,今年中国的汽车用品行业的增长率为29%,预计能够达到5500亿。其中,美容养护领域的销售额能达到1480亿,占总额的27%,内饰精品的销售额为1650亿,占到总额的30%,汽车电子类的销售额为1800亿,占到总额的32%,汽车窗膜的销售额为390亿,占到总额的7%,外饰类产品销售额为60.5亿,占到销售额的1.1%,改装类的销售额为214.5亿,占到总额的3.9%。

  每个业内人士在看完这篇报告后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对于我而言,由于自己一直从事汽车窗膜行业,我想专门对汽车窗膜行业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现状:呈“金字塔状”的中国汽车窗膜消费市场

  当今中国的汽车窗膜消费市场是呈金字塔状的,在经历过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以后,塔尖的部分也就是高端消费市场已经被国外品牌牢牢占据,而中国的本土汽车窗膜企业,只能在中游和下游反复徘徊,这显然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这并不是说中国本土的窗膜企业如何的不争气,从技术和性能上都落后于外资企业,而是国内的整个行业或多或少在宣传和营销上做的不是尽如人意。因为做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国内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显然没有国外资本那般的财大气粗,一掷千金,以至于现在到处受制于人,处处被动。尽管那些国外品牌的策划运营人员也是中国人,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的汽车窗膜企业从业人员的待遇也低于国外品牌,留不住真正的人才。本身的原创力不足,再加上人才的流失,汽车窗膜行业的高端部分已经被那些国外资本所控制,而且现在出现了垄断的迹象。

  质问:国际巨头垄断中国市场 年年涨价为何般?

  2011年行业内出现了一些大的并购事件,首先是新焦点集团收购了上海追得51%的股份,然后就是首诺收购了新加坡挪瓦马翠斯的“威固”“琥珀”和“IQue”三个品牌,再加上首诺本身的龙膜,现在等于实际控制了四个品牌,然后就是圣戈班收购了比利时贝卡尔特集团(BEKAERT)T投资的舒热佳特殊镀膜有限公司,在汽车窗膜行业,已经形成了3M、龙膜、和量子舒热佳三足鼎立的局势垄断高端市场的局面。在这些国际资本的运作的背后,多个国际品牌这两年也在不断的涨价,我不知道中国的消费者对于这些巨头们意味着什么,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美金在不断的贬值,而提炼窗膜主要原材料的石油的价格在不断的保持在一百美金左右一桶,我苦思冥想想不到涨价的理由,是因为不断的收购案吗,还是挟洋自重,这些属于别人的商业机密,我等是不得而知,我所知道的事,这种涨价行为的买单者当然是广大的消费者。

  中国的消费者自古以来就有崇洋媚外的情结,这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一个“优良”的传统。难道仅仅是国内的技术落后吗,其实消费者哪里知道,专门用于生产高隔热窗膜的基材主要是杜邦在日本的工厂生产,而这个工厂的产品已经被国外的这些上游厂家所垄断,国内的厂家你就是再有钱可是却买不到。虽然国内的窗膜生产厂家具备了双银复合溅射的这种技术,但是没有原材料等于是巧妇无米下炊,仅仅通过这一个环节,我们就可以充分理解为何现在是涨价不断了。
  警示:山寨是窗膜行业的“第一杀手”

  国内的思想先驱梁启超先生用毕生的时间,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作品,其主要用心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现身说法以来达到开启民智,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强国之路,当然,这只是他老人家的一厢情愿。他哪里知道,中国虽然号称世界第一大国,这个第一是人口数量上的第一,崇洋媚外的劣根性已经深入人心。或许我们有着大多的借口和理由,比如说三聚氰胺和地沟油,苏丹红和转基因,人们会认为中国的无良恶商摧毁了了中国人信赖国货的信心,当然,最可恶的当属山寨。

  在窗膜行业中,山寨是行业的“第一杀手”,对这个行业造成了强大的杀伤力,尽管这些山寨品牌的从业者对此是不屑一顾,因为在这些人的心中,良心和法制“廉价”得不值一提。而就是由于这些,让消费者对中国的窗膜企业丧失信心,进而开始选择国外品牌。行政机关的监管不力,行业内缺少明确的规则,从业者对法律的蔑视和嘲弄才是这些现象的始作俑者,还有更加可笑的是,竟然还有明明自己是个山寨却还口口声声强调品牌的价值,这种企业在窗膜行业中有多少,大伙尽力去猜吧。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做不到的。

  改变:中国的窗膜企业走向世界首先要行业升级

  高层建筑设计的土地政策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呈现,高高的房价已经毁灭了至少一代人的幸福,当人们没有归属感的时候必然会产生一种茫然多疑,当人们对任何东西都不在信任的时候,必然会产生一种投机的心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家都不在踏踏实实的搞实业,而都去股市楼市去投机,这样的经济模式对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种灾难,在如此情况下,从人们生活必需的食用油和宝洁、联合利华等所生产的洗发水、化妆品等都被国外资本所垄断以致在不间断的涨价,而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致使过多的印刷钞票流入民间,所有的物价都在涨,没有涨的只有工资,我不知道当代国人是如何解读这些现象的,当你拿着十块钱只能买两个西红柿的时候,请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大家都是始作俑者。因为,没有人哭着求你去买比美国纽约还要贵的房子,也没有人求你去买被国外资本垄断的化妆品,或许我们不该有太多的期待,只是希望所有的东西都涨的慢一些,不要涨的那么快而已。

  看上去似乎有点跑题,或许只是一个例证的表达方式,在国内,在窗膜行业,还是有踏踏实实做事业的,比如核工业部下属的普泰,台湾的和昇,深圳的中南等。他们都是在磁控溅射领域里有着一定成就的,尽管在市场的大潮中它们渺小的微不足道,或许在某些技术环节做的不是十分的完美,但是希望大家能够给他们机会,能够给他们信心,因为这些企业的强大才能让中国的窗膜行业有对抗国外垄断的资本。或许贝卡尔特会说自己也在青岛建厂了,也属于中外合资的产品,但是这并不是你随意涨价的资本。或许我不该这么点名道姓,但是我想,这是我,一个中国国民的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中国窗膜行业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是产业升级问题。很多企业做的产品很好,但是在涂胶这个环节做的不是很好,有的企业产品性能很卓越,但是在金属氧化这块没有处理好,还有的是生产环境的洁净度需要不断的提高,我想,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完美解决的话,中国的窗膜企业是应该有一席之地的。而且,做品牌需要文化的塑造和服务的衬托,急功近利,杀鸡取卵断不可取。当然,也可以借鉴汽车行业的经验,不断的合资不断的汲取世界窗膜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也未尝不可,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窗膜企业能够走向世界。

  【作者心声】欲求文明之幸福,须经历文明之痛苦。只有在经历过这种阵痛之后,才会愈加完善。我心目中的窗膜市场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高端市场还是为国外的两三个企业所垄断,我想,这是行业的悲哀。所有的理由都不是理由,因为结果才是最为重要的。

 


免责申明: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