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关注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罗培栋:打造国内首条光学膜生产线的创二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27  来源:中国宁波网   浏览次数:488
核心提示:人物名片罗培栋,宁波东旭成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第八批千人计划创业人才。我们希望成为世界级各种功能性薄膜的专门制造商!

罗培栋:打造国内首条光学膜生产线的创二代

人物名片

罗培栋,宁波东旭成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第八批“千人计划”创业人才。

“我们希望成为世界级各种功能性薄膜的专门制造商!”三十而立的罗培栋心里有这样的一个梦想。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复合材料硕士毕业的罗培栋,自2009年7月创办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公司起,就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光学薄膜产业因其技术难度高、投资大,长期以来被日本、韩国企业垄断。罗培栋在英国留学时,主攻的就是特种光学薄膜的工艺成型技术,并掌握了光学薄膜的生产工艺及技术。

“光学薄膜作为液晶面板配套必需品,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罗培栋选择回国创业,立志要打破日本、韩国企业垄断,闯出我国光学薄膜产业的新天地。

由于国内光学薄膜专业人才稀缺,很多攻关难题难以克服。他通过数番努力,将海外好友请回国内。创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工艺路线的研发。公司第一期光学薄膜生产线从设计、制造、安装到生产,历时整整15个月,罗培栋率领的团队日夜奋战在生产线建设上,熬通宵成了家常便饭。

攻克技术难关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很多创业者往往因资金缺乏而使技术攻关难以为继。罗培栋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要使光学薄膜材料达到产业化要求,需要进行多次试验,每次试验就是“烧钱”的过程———每“烧”一次就要10万元到50万元。“在尝试到50几次的时候,我们濒临崩溃———口袋里的钱烧光了,可是还有一部分指标没有达到。”在经过80多次试验后,产品终于达标。

挺过难关,便是坦途。2012年5月,液晶光学薄膜项目开始批量生产,并以本土化配套、品质优越、价格低于国外等多种优势,吸引了众多业内企业慕名前来,寻求配套合作。日本索尼,韩国三星、LG等世界500强企业和TCL、创维、海信、康佳、长虹等国内著名品牌企业也纷纷抛来了“橄榄枝”。“东旭成公司现在每年的光学薄膜产量是500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可达2亿元人民币。”罗培栋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